我的执法小日记

2022 年 01 月 27 日 作者: 海能达 新浪微博

我是一枚执法记录仪,每天站在民警的肩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我的主人走街串巷,用我小小的身躯,记录着每一个民警工作的日常,我记得每一次出勤的执着,记得始终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使命,记得每一次默默付出的坚守,也记得每一次平凡感动的温情......

执着

我的执法小日记

这天,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预警信息——李女士正在被冒充公检法的人员诈骗。接报后,我随主人火速赶往李女士家。

由于地址掌握不准确,手机也无法拨通,寻找连连扑空。我们迅速对附近园区的每一栋楼进行逐一排查,狂爬70栋楼梯,终于找到了李女士的家。然而,此时,李女士并不在家,只见到瘫痪在床的丈夫。

主人心里非常着急:一定要及时劝阻成功,否则这个家庭可能就这样被毁了。

当下只能通过不断拨打李女士的电话,以及发动周边的人员共同寻找。

最终在反诈中心的指引下,我们在某酒店找到了李女士,成功为其挽回了八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我的眼里看到的是主人的“执着”,一次又一次地拨打电话,一栋又一栋爬楼式摸排,就是这一份执着,守护着一方老百姓的安稳。

责任

我的执法小日记

晚上八点的商业街,热闹非凡,我随主人正在巡逻,发现一位老人孤零零的坐在路边,蜷缩着身体,一脸的茫然。我们立刻上前询问,却发现老人思绪混乱、言语不清,不停重复自己迷路回不了家。

于是,我们便将老人带回了派出所,回到派出所,老人一直喊饿、喊渴,神情紧张。为了缓解老人的情绪,同时照顾到老人的身体状况,主人立马下厨为老人做饭。

这一刻,我不由得对主人这一温暖的举动所感动,“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空口号。

随后,在当地派出所的协助下,与老人的家人和户籍地村干部确认无误后,于当晚半夜11点,老人一家人在终于团聚。

原来,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于三日前离家一直未归,如今终于回家了。

这一页,我写下“责任”二字,当群众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每一份细心和耐心,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坚守

我的执法小日记

“战疫”中迎接新生!一段温情的记忆......

清晨6点,天还没亮,成都绕城高速接待寺出口的交通已繁忙起来,车流嘈杂。我和主人这天正在值班,在检疫卡点上检查了几辆车后,才看到手机上的未接来电。

“我要接个电话!”主人将指挥棒交给同事,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视频通话!

原来,主人的女儿刚刚出生了。因为工作关系,他只能通过微信视频与孩子见上第一面。

我很激动,也很幸运,能够用自己的能力记录父亲与孩子的第一次相见,一句“母女平安!”让人瞬间泪奔。

“老婆,辛苦了!女儿,你好! ”

“你也辛苦了,舍小家为大家……因为这个疫情,我理解。”

这温情的一幕,被被我全程拍摄了下来,也将成为我记忆中最温暖、最柔软的一部分。

“舍小家,为大家”,平凡岗位上的默默付出,坚守一线,高速公路上忙碌的身影,守护在路上的你我。

致敬

我的执法小日记

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天,我和主人外出执行任务,却被突然被“点名”。

“今天,是首个人民警察节,祝全体参勤民警,节日快乐!向今天仍坚守岗位的全体警官,致以问候!”

局长用对讲机向全体警官们送祝福的同时,专门致敬今天正好59岁生日的主人。

“今天是你的生日,你还坚守在岗位,祝你生日快乐!”

“因为有你,有你们,才有我们沙坪的平安,乃至重庆的平安。”

一段对话让主人激动万分,中国人民警察节,致敬每一个守护万家灯火的你们!致敬你们的感动和付出!

寒来暑往,我记录了无数暖心画面,一个小小的镜头,拍下的是对公平正义的守护;记录的是对执行工作的责任担当,承载的是老百姓的信任与托付,这些最真实、最朴实的故事见证了人民警察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一幕一幕让人红了眼眶......

素材 | 图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