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随笔(二)| 6G时代的关键通信展望

2024 年 09 月 03 日 作者: 冷川川 新浪微博

在中国5G独树一帜,而全球其他地区的5G还在努力实现商业变现的同时,3GPP 6G规范的讨论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继6月在上海举行的第104次全会之后,3GPP第107次所有工作组(WG)会议本月在欧洲一座小镇举行——这里也是“欧盟诞生和条约签署”的地方,或许也蕴含着某种象征意义。在ITU-R发布的IMT-2030关于6G应用场景的著名的“六角车轮图”之后,这也是3GPP SA1工作组首次重点讨论6G。结合此前在3GPP SA1举行的来着全球/区域性6G研究组织的技术与协作研讨会(包括运营商、垂直行业、区域联盟,市场合作伙伴和ITU),笔者对第一个6G 版本(R20)在相关需求定义和用户用例的总体框架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概述。

1、安全性:包括采用量子安全机制在内,以确保网络安全和用户数据的机密性,特别是在紧急时期。

2、AI支持: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网络设计和性能提升,如网络优化和自动化,空口性能和能源效率的提升;在应用层面的使用,如为行业应用提供模型分发和数据管理,使能AIaaS等。

3、沉浸式通信:包括扩展现实、全息和远程呈现、多感官交流、数字孪生和虚拟现实等场景。

4、可持续性:主要指提升能源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包括支持工业领域的循环经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尽可能重用5G硬件等。

5、无处不在和弹性覆盖:包括融合非地面网络(如卫星)覆盖,支持汽车(包括自动驾驶)、航空和海上通信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中断,增强对意外(如自然灾害)的弹性,以及增强定位能力。

6、感知技术:包括人行为识别、定位和跟踪、环境对象重构和监控;通信基础设施即传感器;智能感知与通信共存;支持自动驾驶等用例。

7、垂直行业应用与万物智能:包括远程AI辅助操作/控制/配置,智慧城市/家庭/工厂,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健康、教育和农业,以及无人驾驶等。

8、其他:还包括6G语音(Vo6G)、漫游、合法监听和紧急呼叫、6G关键通信;LPWA和大规模IoT/传感器;开放北向API;向后兼容和与非3GPP网络的互操作等。

作为关键通信行业组织代表,TCCA也表达了在公共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和关键资源行业等领域对6G的立场:社会和经济,包括关键通信用户,已经高度依赖移动通信。“连接是关键任务和关键操作的生命线”,6G需要满足无处不在的覆盖,确保7*24*365的可用性,高弹性,其性能需满足即刻的通信、可扩展性和功能的可持续性等核心要求。

同时,TCCA也对3GPP在4G/5G为满足关键通信特定能力定义和标准制定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并阐明了6G关键通信原则

关键通信用户已经能够利用4G移动宽带解决方案来满足广泛的关键用户需求,同时尊重并兼容前一代的窄带技术,实现单一技术平台支持不同用户用例。

在5G方面,标准将继续增强并支持新的覆盖能力、新的部署模式和架构、新的业务能力以及增强的安全性和协议等。

关于未来6G关键通信的两个基本原则:

继续最大化利用3GPP系统来部署和实施关键通信:在6G中引入新能力,并与4G/5G无缝集成和与其他系统互操作(如LMR),并兼容不同层级的业务;应增强关键任务和业务关键操作的可信性(Trust)。

6G标准应简化关键通信的引入:确保提供通用能力,满足所有或大多数关键通信垂直行业的需求;最大化满足与其他垂直行业的共性,以便更好地从移动通信的规模经济和可获得市场中获益。

5G MCX标准将继续增强,6G序幕刚刚拉开,笔者期待与行业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国内关键通信技术在3GPP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价值。 

冷川川

冷川川

公共安全通信委员,全球ICT产业和市场研究、海能达行业解决方案高级技术经理与资深架构师 、国内外关键通信技术标准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