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了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本次电信日以“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加速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彰显通信和信息技术着眼未来,关系人类共同福祉。
这个5·17显得非常特殊,因为今年是5G SA大规模商用的元年,5G发展进入全面加速期,开启未来无限可能。
同时,回望来路,2000年-2021年,这新世纪的20余载,我国通信业也经历了从2G、3G、4G到”5G引领”的历史性转变。跨越数个移动通信时代,这些过往时空的背后,写着的也是我国运营商、通信企业、通信人的悲欢离合、岁月芳华。
在此5G建设浩浩荡荡启动之时,以及世界电信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2000-2020年我国通信事业发展的20年。
近20年的移动通信,要从中国电信业第一次重组说起。
1999年2月,国务院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中国电信业历史上的第一次重组拉开了序幕。
中国电信总局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被剥离出去。寻呼业务(国信寻呼)最终给了联通。卫星业务,成为了中国卫通的雏形。移动业务成为中国移动的雏形。1999年4月,由中科院、广电总局、铁道部、上海市政府四方出资,中国国际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小网通)成立,电信长城并入联通。5月,国信并入联通。
2000年4月20日,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中国移动集团公司,5月16日挂牌,主营移动电话业务。
2000年5月17日,被拆得只剩固网业务的中国电信,挂牌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00年12月,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4年由铁道部交给国资委,更名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12月,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卫通)成立。
至此,中国电信运营商由电信、移动、联通、卫通、小网通、吉通、铁通组成了七雄争霸局面。
1999年,中国启动CDMA网络的建设。2002年1月8日,联通CDMA网络正式开通。至此,我们国家就有了GSM和CDMA两种2G网络。
2000年后,北方网通和南方电信进入建设高潮,这一时期出现了颇具传奇色彩的“国民网红”移动终端——小灵通。
2006年,小灵通用户更是接近1个亿,在1亿用户的加持下,移动通信得以迅速普及。
到2006年之后,小灵通用户开始迅速下滑。
为何?2007年1月9日,乔布斯拿着3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智能手机微笑走来了。
说起3G不得不说的角色是:高通。专利就是竞争力,这句话深得高通“发家史”的精髓。
1990年,高通开始将CDMA技术用于手机,并在1992年开始了芯片业务,而且申请了专利,从此正式启动了垄断的专利布局。
CDMA技术及相关专利几乎成为了所有通信技术标准的基础。高通在CDMA技术上拥有超过600项核心专利,垄断了全球90%以上的CDMA市场。在中国,这一比例几乎达到了100%。这让高通单单从专利授权费中就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中国也不甘落后,加入了3G通信标准大战。1998年正式向ITU提交了TD-SCDMA标准。完成标准的专家组评估、ITU认可并发布、与3GPP体系融合、新技术特性的引入等一系列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最终由中国移动肩负重任艰难地走向了商用。
2007年1月,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让3G开始走出低谷,各国运营商开始争相建设。
智能手机+3G网络,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2008年,中国电信业迎来了第三次重组,最终形成了如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所谓既能聚焦实力,又能保持竞争的三足鼎立格局。
重组之后,2009年7月1日,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发3G牌照。我国也正式进入3G时代。
智能手机发展速度飞快。没过多久,人们就发现,3G已经满足不了网速的需求了。于是,4G标准,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2012年1月,ITU在2012年无线电通信全会上,正式审议通过将LTE-Advanced和WirelessMAN-Advanced技术规范确定为4G国际标准,其中根据双工方式的不同,LTE-Advanced又分为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制式。
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式发放TD-LTE牌照,意味着中国的4G时代大幕拉起。
2015年2月27日,工信部向联通和电信发放FDD-LTE牌照。同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明确促进提速降费的五大具体举措,要求提高上网速率,降低流量资费,推出流量不清零等服务。从提速降费历程来看,2017年取消语音漫游、2018年取消流量漫游费影响最为深远。
2018年4月3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发放FDD牌照,批准中国移动经营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至此,中国移动拥有TDD制式4G牌照,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拥有TDD和FDD制式4G牌照。
4G时代,网速更快,手机也有了更多的应用功能。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广电四家企业发放5G牌照。中国的5G时代正式开启。
我国通信产业整体发展脉络为"2G空白、3G追赶、4G并行、5G超越"。通信行业10年一技术代际,但3G、4G时代处于追赶阶段,每一代技术周期缩短为5年。运营商高强度连续投资两代技术,投资回收期过短,在4G投资未收回之际,就要启动5G投资建设,这也让运营商有些捉襟见肘。
尽管4G投资还未收回,肩负着“5G超越”的重任,5G建设必须匆匆上车了。
根据三大运营商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国内开通的基站已经超过了15万个,到2020年底,计划将累计开通超过55万个5G基站。再加上广电,国内四家运营商的5G基站建设规模将达到60万个,5G设备集采也已纷纷启动。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4G是消费互联网,5G将是产业互联网时代。5G将使移动通信技术逐渐从一种通信技术演变为一种社会信息基础设施,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会广泛应用于垂直行业、城市管理、物联网等众多公众领域。
5G不仅将为To C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增强型移动宽带体验,更肩负着使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重任。5G技术是否能获得更大的商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5G是否能在垂直行业市场实现大规模应用。
深耕垂直行业市场近三十余年的海能达,在全球建立了4000多张专用通信网络,为全球1500多万个行业用户提供专用通信解决方案。通过近30年的探索,海能达在市场、研发、生产、工程和运营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和人才。这些都是运营商在拓展5G行业市场时最为需要的。
面对5G行业市场,海能达坚持开放、创新的理念,基于自身的综合能力,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探索,具备了为运营商、集成商、设备商等相关客户提供全方位、端到端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创新的合作模式。
与此同时海能达积极参加运营商组织的各种测试。
例如,去年海能达自主研发的5G核心网分别顺利地通过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组织的Open UPF测试,成绩名列前茅,同时5G皮基站产品也在积极参加运营商组织的各种测试,充分展示了海能达的核心研发能力和携手运营商布局行业专网的决心。
20年一个行业周期,移动通信发展的这20年:
从通信技术角度来看,通信实现了从频分到时分,再到码分、正交频分,从语音交换到数据交换。中国通信技术从被国外技术封锁,到如今的中国技术走出国门,让全球1/3的人都享受着中国通信基站的好处;如今已发展成为4G网络覆盖世界第一的国家。
从通信企业来看,二十年,从掘金时代到折扣越来越低的血拼时代。有些企业被颓势裹挟出场,有些则面对市场挑战迎头成长,积极开拓,闯出新路,继续奔腾向前。
在移动通信这20年发展里,时代变迁,通信技术更新换代,移动终端推陈出新,通信企业不断向前,这背后也是无数通信人一如既往为通信事业的默默奋斗。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场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盛会!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我们的通信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通信事业,也在新世纪的头20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如今,5G发展进入全面加速期,海能达作为中国通信企业代表之一,我们将一边重整旗鼓再出发,一边处于未来正来的期许之中。
中国5G加油,海能达加油!